姚晓东
来源:外语学院 发布日期:2013-01-01
职称:教授
单位:英语系
教育背景:
2006-2010 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(方向:语用学)
2008-2009 美国 Texas A & M University 访问学者
工作经历:
2004-2006 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
2010至今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
本科教学:
主要承担英语专业教学任务,开设英语阅读与思辨,语言与社会,语用学与会话分析,功能与语篇等基础课和专业课程
研究生教学:
先后参与讲授语用、社会与认知,中国语言文化与翻译,外事翻译等课程
研究领域:
语用学,语篇分析,社会语言学
主要学术成果:
(一)主持科研项目
1.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(8万元)
2.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(15万元)
3.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(共3项,15万元)
(二)学术论文
1. 语用身份与修辞人格的理论渊源及伦理之维(二作),《当代修辞学》,2019年第6期
2. 人际信任修复的认知—情感统合观,《现代外语》,2019年第6期
3. 会话含义可取消性:争议与反思,《外语与外语教学》,2019年第5期
4. 人际语用学视角下的信任关系建构,《外语学刊》,2019年第4期
5. 语用的人际维度研究,《语言学研究》,2018年,第1辑
6. 交往中的合作期待与信任,《现代外语》,2018年第3期
7. 边缘群体之再边缘化:“乞丐”媒体再现的边缘话语分析,《外语与外语教学》,2018年第3期
8. 语境化能力:语用学与修辞学的契合点,《外国语》,2017年第4期
9. 边缘话语分析视角下井底人的空间身份管控,《现代外语》,2016年第2期
10. 语用学中的“情”与“理”,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》,2016年第1期
11. 话语分析的整体路径,《当代外语研究》,2015年第5期
12. 整合性视角下的语用学探索,《语言学研究》,2015年第2辑
13. 格赖斯“非隐含”概念,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》,2015年第4期
14. 合作:在原则与准则之间,《语言学研究》,2014年第1辑
15. 整体视角下的经典格赖斯语用学反思:合作、理性与价值,《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》,2014年第4期
16. 解构与重构:话语分析视角下的《莳萝泡菜》解读,《当代外语研究》,2013年第6期
17. 格赖斯意义理论中的意向与规约,《外语与外语教学》,2012年第3期
18. Kasher对合作原则的修订:反叛还是拯救?《外语学刊》,2012年第2期
19. 语用学理论构筑中的理性思想及其反拨效应,《现代外语》,2012年第4期
20. Grice合作概念的层次性再思考,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》,2012年第4期
21. 惯习与会话准则反思,《山东外语教学》,2011年第4期
(三)专著教材
1.《格赖斯语用学思想研究:一个整体视角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
(四)译著
1.《沙盘游戏疗法》(英译汉),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出版;另外,多次承担中国扶贫基金会、国家林业局翻译任务
荣誉获奖:
(一)教学科研奖
2014年获得北京林业大学“家琪云龙优秀教学奖”;2017年获得北京林业大学“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”;2019年获北京林业大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
(二)荣誉称号
2013年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
学术兼职:
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研究会理事;《语言学研究》、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》审稿人
电子邮箱:yaoxdd@126.com
招生科目:
学术型硕士: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(050211)
专业硕士:英语笔译(055101)
招生要求:为人正直,学习态度认真,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,一定的问题意识和科研精神
招收和培养研究生情况
任硕导以来年均招收硕士研究生2-3人;1名研究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。